世界关节炎日|骨关节炎致残率全球第二!40岁以上的人都应该重视!

 

 
 
世界关节炎日
 
 

每年的10月12日,是全球关节炎患者共同关注的日子——世界关节炎日。这一天的设立,旨在提醒我们关注关节炎这一常见的慢性疾病,提高公众对关节炎的认识,并倡导早预防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以减轻关节炎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负担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关节炎,共同守护关节健康。

人体的关节就像机器的轴承,使用时间越长越容易损坏,如果养护的方法还不正确,那就容易出问题。因此,年龄>40岁、女性、肥胖、受过创伤的人群是骨关节炎的高危人群。目前,我国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总体患病率已高达46.3%,有逐渐上升趋势。

 

 
骨关节炎的症状表现
 

骨关节炎,这一以关节软骨损害为核心,并逐步影响到整个关节组织的常见疾病,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。其核心病理过程涉及关节软骨的退变、纤维化、断裂,直至整个关节面的全面损害。这一系列变化,直观地体现在患者的关节疼痛、僵硬、肥大以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上。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,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显著上升,其中膝、髋、手等关节成为最易受累的部位。其易感因素众多,包括高龄、遗传因素、肥胖体型以及过度运动等。

骨关节炎的症状表现虽多样,但关节疼痛无疑是最为显著且关键的临床指征。患者的关节区域常会出现肿胀现象,当施加外力按压时,会感受到明显的压痛感。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感受与气压变化息息相关,特别是在阴冷、潮湿的雨天,疼痛感往往会显著加剧。

除了疼痛之外,骨关节炎还会导致关节的活动范围受限。原本可以轻松完成的动作,如蹲下后站起、下楼行走等,都可能变得异常艰难,甚至伴随着关节疼痛或乏力的不适感。这些变化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,还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挑战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
自测关节炎

我们可通过五项标准初步辨别自己是否患有关节炎,即:红、肿、热、痛、功能障碍。

红:急性感染关节炎会出现关节红肿。

肿:是骨关节炎常见症状,与关节疼痛的程度不一定相关。

热:由于关节血运特别少,所以正常情况下摸起来就应该是凉的,比其他部位的体温低,这是正常的。如果关节是热的,甚至发烫,那就证明关节产生炎症,需要治疗了。

痛:痛是关节炎的最主要表现,关节炎的疼痛部位很明确,某个关节疼,其他部位不疼。

功能障碍:骨关节炎发作会出现疼痛及炎症,引起关节周围组织水肿,导致关节活动受限。慢性关节炎患者由于长期关节活动受限,可能导致永久性关节功能丧失。

 

 
骨关节炎致残率全球第二
 

骨关节炎虽不是主要的致死性疾病,但骨关节炎的致残率高居全球第二位,素有“致残杀手”之称,发病时患者会疼痛难忍,活动受限,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的变化,还有工作能力的改变,以及对于整个社交活动和情绪的影响,大大降低生活质量。

研究表明,骨关节炎患者整体死亡风险为普通人群的约1.2倍。由于运动减少等原因,骨关节炎患者继发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,合并糖尿病、心力衰竭、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分别为普通人群的1.41倍、1.4倍和1.33倍这需要我们重视骨关节炎患者合并症以及共患病的诊治,加强慢病管理。

 

 
骨关节炎的预防与治疗
 

骨关节炎的发生始于关节软骨的磨损、变性、破坏,因此,预防骨关节炎的关键在于保护关节软骨,减少磨损。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:

合理运动:正确适当的锻炼可以预防、延缓和减慢骨关节炎的进程。运动能够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,提高关节的稳定性,从而减轻关节软骨的负担。然而,要注意控制运动量,避免过度锻炼导致关节损伤。对于已经发现骨关节炎苗头的人群,要多注意休息,不要让关节长时间处于运动状态。

保持健康体重:肥胖人群患骨关节炎的风险明显增加。减轻体重以减轻关节的压力和磨损,可以有效地预防骨关节炎的发生。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,保持健康的体重,对于关节健康至关重要。

注意保暖:关节受寒会使周围的组织和血管收缩,造成血液循环不畅,加大患关节炎的风险。因此,日常要注意天气变化,及时增添衣物,必要时可以使用一些关节保暖的护具。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保暖,盲目使用护膝等保暖用品可能会阻碍膝关节周围血液循环,使膝部的活动困难。

均衡饮食:关节软骨中有很多不同的生理物质进行着新陈代谢,骨关节炎患者必须保持均衡饮食,吸取足够的营养,使关节营养达到均衡。富含钙质的乳制品、豆类,含钾丰富的水果如香蕉,富含生物类黄酮的水果如樱桃、黑莓、桑椹等深紫色的浆果或有核水果,都对骨关节炎预防有很好作用。

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:对于已经患上骨关节炎的患者,物理治疗如水疗、冷疗、热疗、经皮神经电刺激、按摩、针灸等,可以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、减轻炎症反应,达到减轻关节疼痛的目的。同时,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,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。但需注意,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不可自行服药。

手术治疗: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、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,手术治疗是骨关节炎的终末治疗方式。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关节软骨修复术、关节镜下清理手术、截骨术、关节融合术及人工关节置换术等。
 

 

关注特殊人群
骨关节炎的高风险群体

 

除了年龄、性别等不可控因素外,一些特殊人群也更容易患上关节炎。比如长期伏坐办公桌、使用电脑、开车的“久坐族”,逐渐成为关节炎的易患人群。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,缺乏运动,容易导致关节僵硬和肌肉疲劳,增加患关节炎的风险。因此,办公室一族应注意保护肩、腕、膝、踝等关节部位,适当进行伸展运动,缓解关节压力。

此外,爱穿高跟鞋的女士也是骨关节炎发作的常见人群。高跟鞋会改变脚踝、膝盖、臀部和身躯的关节位置,给关节带来额外的压力。长时间穿高跟鞋可能造成关节退化。因此,医生提醒爱美的女士,不要长期穿高跟鞋,并应适当按摩脚的穴位,以缓解关节疲劳。

 

参考资料:
1、世界关节炎日|骨关节炎致残率全球第二,预防很重要,陈梦媛;
2、小症状,大负担:骨关节炎流行病学概述,李慕聪,吴婵媛,冷晓梅,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22年6月第16卷第3期。

 

版权声明

我们尊重原创,部分图片文字来源网络,

非商业用途,仅作为科普宣传素材。
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