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管变硬了,很难再软回去!出现这3种情况,要加强警惕

当体检报告上出现“动脉硬化”四个字时,很多人会感到困惑:这究竟意味着什么?是血管变脆了吗?还是血液流动出现了问题?作为心血管领域最常见的病理改变,动脉硬化堪称“沉默的血管衰老”,其潜在危害渗透到全身各个器官。

 

动脉硬化的本质
血管系统的慢性病变

 

动脉硬化并非简单的血管变硬,而是动脉壁发生复杂病理改变的过程。健康的动脉具有三层结构:内膜、中膜和外膜,内膜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光滑表面。当脂质代谢异常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因素长期作用时,内皮细胞受损,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渗入内膜,引发炎症反应。

这个病理过程就像水管内壁结垢: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,平滑肌细胞迁移增生,最终形成纤维帽包裹的脂质核心——这就是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。随着斑块体积增大,血管腔逐渐狭窄,同时斑块稳定性下降可能破裂形成血栓。

 
值得注意的是,动脉硬化包括多种类型
 

动脉粥样硬化:最常见类型,占所有动脉硬化的95%以上

动脉中层钙化:多见于老年人,与年龄相关的血管钙化。

细动脉硬化:高血压导致的血管壁玻璃样变。

 

身体出现这些表现
说明血管变硬了

 

动脉血管用的时间长了,在种种危险因素的作用下,可能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,有时候也简称为动脉硬化(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最多见的一种形式)。 

动脉硬化很常见,随年龄递增。动脉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,逐渐增大的粥样硬化斑块会造成血管越来越狭窄,使血流通过困难,导致供血部位的缺血,从而产生疼痛等一系列不良后果。

 

01
快走时胸闷痛——心脏供血“堵车”
 

冠状动脉是给心脏(心肌)供血的血管。就像给发动机供油的管道生锈,冠状动脉硬化会导致心肌“油量不足”。走、爬楼时突然胸闷胸痛?这可能是心绞痛在敲门!严重时可能引发“发动机熄火”——心肌梗死。

 

02
转头就头晕——大脑供血“断流”
 

颈部血管硬化就像给大脑供水的管道被掐住,快速转头可能引发“断流性头晕”。若出现眼前发黑、突然失语,更要警惕脑梗这个“隐形杀手”。

 

03
腿脚发凉抽筋——下肢血管“罢工”
 

别把腿脚发麻当衰老!当血管硬化到影响下肢供血,轻则“间歇性跛行”(走一段就得歇),如果动脉粥样硬化继续发展导致下肢血管出现严重狭窄和闭塞,甚至可造成下肢坏死、截肢等。还有研究提示,出现间歇性跛行患者发生心肌梗死风险增加4倍。

此外,粥样硬化斑块可能发生破裂出血,引发急性血栓形成,造成血管急性闭塞,导致供血的部位发生坏死。

注意:经常腿抽筋也要小心。并不是所有腿抽筋都是缺钙导致,还有很多原因。夜间腿抽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,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或存在血栓时,也可能导致小腿肌肉麻木、疼痛甚至痉挛。

血管年龄决定你的真实年龄!从今天开始,好好守护我们的生命通道,别让血管“提前退休”。

 

参考资料:
1、科普中国-2022年10月05日-《血管硬了,很难再软回去!想要预防改善,一定先要学会“吃”》
 
版权声明
我们尊重原创,部分图片文字来源网络,
非商业用途,仅作为科普宣传素材。

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